点击▼▼▼▼“网盘下载”▼▼▼▼
保存到网盘观看,不保存只能试看2分钟哦!
资源有问题?点此反馈
沈清醒来时,耳边是儿媳霍冰撕心裂肺的哀求:“婆婆,求求你,不要把这两个孩子丢掉,小花还生了病,小草才刚出生……” 而原主的声音尖利刻薄:“家里啥都没有,怎么给她治病?不如丢远些!” 旁边,大儿子江向东沉默,其他儿子附和着 “丫头是赔钱货”,连原主最疼的老四都喊着 “以后多生儿子”。
这场景,和沈清反复做的噩梦一模一样 —— 梦里的 “沈清” 是个搅家精,儿子们愚孝成性,每次梦到都让她气得牙痒痒。可如今,她竟成了这个 “恶毒老东西”。
“我饿了。” 沈清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,用原主的语气发话,却在被扶回房间后,对着霍冰端来的玉米面糊糊皱起了眉。那糊糊里掺着玉米棒子,糙得剌嗓子,“这不是生火用的吗?还能吃?”霍冰怯懦地低头,她才知这家人早已穷到啃柴火。
这时,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:“做正确的事有好报,商城上线,免费开通药品品类,附送新手礼包:面粉、大米、盐、白糖各一斤。” 沈清心头一震 —— 这是她的金手指!
她突然喊住要退下的儿子们:“老大,你闺女病了,不知道找大夫?” 说着,从枕下摸出几文钱塞过去,“不够再来要。” 转头又对老四说:“门后藤筐有蛋,拿五个,给你大嫂(月子里)盛两个,小花一个,剩下的给我。”
满堂儿子都愣住了。以往蛋只有老三能偶尔吃一个,如今竟分给霍冰和小花?沈清淡淡解释:“做了个梦,菩萨说,咱家要兴盛,就得一样对待,否则有大灾祸。” 她知道,对付这群愚孝的儿子,“菩萨托梦” 比讲道理管用。
沈清的转变,像一颗石子投进江家死水般的日子里。
老四江向北习惯性使唤霍冰做蛋羹,被沈清劈头盖脸骂:“女子能做的活,你个大男人学不会?别把孝顺外包!” 她逼着老四给霍冰和小花煮荷包蛋,看着霍冰红着眼眶说 “婆母你是我的天”,沈清心里五味杂陈 —— 原主欠这娘仨的,她得慢慢还。
系统商城里,药品齐全,粮食却未解锁。沈清发现,商城能回收鱼虾,给出的价格远高于市价。她立刻定下规矩:“家里实行多劳多得,吃食平分,男女老少一样。”
江向北嘟囔:“女人孩子哪吃得多?” 沈清冷笑:“吃不饱就自己找活路,挖野菜、进城做工,带回东西就多分钱粮。”
这话像惊雷炸醒了江家。老四去捞鱼虾,老三江向南想抢,被沈清怼回去:“娘说了,各凭本事,挣得多分得多。” 老四第一次尝到被维护的滋味,捞得更起劲了。系统提示 “新鲜野生小河虾 3 斤 4 两,27 元一斤” 时,沈清悄悄兑换,再用这笔钱从商城买粮食,掺进玉米糊里 —— 全家都觉得面糊变香了,却没人知道其中的秘密。
一次,江向南因为饺子没多分到,摔碗发脾气:“女人天生比男人低下,凭什么先吃?” 沈清把筷子一拍:“你看不起女人,就别穿她们洗的衣、吃她们做的饭、花她们挣的钱!今天这饭,你别吃了。”
那一夜,江向南饿到胃疼,第二天乖乖认错。沈清看着他,突然想起系统那句 **“做正确的事有好报”**—— 或许,打破愚孝,才是这家人重生的第一步。
日子渐有起色,沈清却没忘梦里的洪水。她知道,逃荒路上,光有粮食不够,还得有人心。
霍冰在月子里,沈清让儿子们轮流做饭;小花发烧,她用系统兑换的退烧药混着糖水喂下去,看着孩子喊 “阿奶真好”,心都化了。霍冰从最初的战战兢兢,到后来主动分饺子:“娘吃十个,小花一个,剩下的咱们分。” 沈清点头时,分明看到霍冰眼里的光 —— 那是被尊重的暖意。
村里的孙小麦和周春草见江家日子好起来,酸话不断:“沈清肯定在外头有野男人,不然哪来的钱买肉?” 沈清懒得理,却在她们变本加厉造谣时,当着村长的面反问:“卖黄鳝能挣钱,你们自己不捞,倒来说我不正经?要不你们试试,看能不能靠‘不正经’卖出黄鳝?”
村民们哄笑,孙小麦和周春草灰溜溜走了。沈清却借此机会,把做豆腐、麦芽糖的手艺教给村长和本家,“洪水要来了,多门手艺,逃荒时多份活路”。村长起初不信,直到沈清说 “梦里菩萨指引,逃荒路上死了大半”,才半信半疑地照做。
更暖的是江向西和关丽的婚事。原主嫌弃关丽家穷,还带着腿不好的弟弟小山,沈清却亲自去关家提亲,送了一头驴和驴车当聘礼:“阿丽是个好姑娘,该有的体面不能少。”关丽红着眼说 “谢谢婶子”,江向西更是第一次对沈清露出真心的笑 —— 那是被理解的感动。
六月初一,天边泛起诡异的朝霞。沈清催促全家:“收拾东西,去阳城,洪水要来了!”
儿子们虽不解,却已信了她的 “菩萨托梦”。霍冰把小花和小草裹紧,江向东扛着粮食,江向西扶着关丽,小山坐在驴车上,一家人匆匆出发。
走前,沈清去通知关木匠和村长:“信我的,带着村民走,粮食换成银子,别留着。” 村长犹豫再三,最终敲锣喊:“要逃荒的,跟我走!”
只有孙小麦和周春草骂骂咧咧:“沈清就是想骗我们的粮!” 她们守着田地和粮食,不肯挪窝。
没走多久,身后传来滔天巨响 —— 洪水真的来了!浊浪吞没了七里村,屋顶在洪水里像玩具般翻滚。沈清回头,心里揪紧,却也明白:能救的,她都救了。
路上,遇见逃难的村民,有人哭嚎:“房子没了,粮食冲了!” 沈清让霍冰分粮:“都是乡亲,别饿着。” 有人不解:“她们之前还骂你呢!” 沈清淡淡道:“患难见人心,咱不能跟自己的良心过不去。”
最险的是村长。他为了救一个孩子,被树枝砸破额头,伤口化脓发烧,眼看就不行了。孙小麦在一旁煽风点火:“别管了,浪费粮食!” 沈清却掏出系统兑换的消炎药,用烈酒给村长擦身降温,守了他整整一夜。
第二天,村长烧退了,握着沈清的手说:“你是七里村的救命恩人!” 沈清笑了 —— 她要的从不是感恩,只是不想梦里的悲剧重演。
洪水退去,七里村成了一片淤泥。村长召集大家:“田地十年种不了,咱北上,去锦城!”
锦城,村长年轻时走镖去过,那里有黑土地,种啥都香,官府还鼓励开荒。沈清知道,这是她们的新希望。
路上,江向西和关丽的婚事办了,没有红绸,却有全村人的祝福;小山的腿渐渐好起来,能帮着赶驴车;霍冰成了沈清的得力助手,算帐分粮井井有条;小花和小草渐渐长开,追着驴车跑,喊着 “阿奶,快点”。
孙小麦和周春草也跟来了,她们的粮食被冲走,只能厚着脸皮蹭吃。沈清没赶她们,只是说:“想活命,就自己挖野菜、编草绳换钱。”
系统商城早已解锁了武器和工具,沈清兑换了大刀、指南针,分给壮丁防身。她看着队伍里渐渐多起来的笑脸,突然懂了系统那句 “做正确的事有好报”—— 所谓的 “赢麻了”,从来不是赚了多少银子,而是让一群曾互相猜忌的人,成了能并肩走下去的家人。
夕阳下,江向东扛着锄头走在最前,江向西扶着关丽,霍冰抱着小草,小花扯着沈清的衣角问:“阿奶,锦城的馒头甜吗?”
沈清蹲下来,擦掉她脸上的泥:“甜,比蜜还甜。”
因为那里,有黑土地,有新生,更有一群手拉手、心连着心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