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▼▼▼▼“网盘下载”▼▼▼▼
保存到网盘观看,不保存只能试看2分钟哦!
资源有问题?点此反馈
医院的消毒水气味还萦绕在鼻尖,脑瘤带来的眩晕感尚未散去,赵锦舒猛地睁开眼,却发现自己躺在机关大院那间熟悉的旧屋里。墙上的日历赫然印着 “一九八一”,耳边传来陆瑾台不耐烦的催促:“赵锦舒,你怎么还不起来?我的早饭呢?”
这一刻,她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 —— 她不是在医院晕倒了吗?怎么会回到跟着丈夫陆瑾台进城的第一年?上一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:在陆家大院里忙里忙外,讨好每一个人却换不来半分尊重,被婆家人明里暗里挤兑,连带着儿子小泽和女儿瑞瑞都要看人脸色,活得小心翼翼。最终,她积郁成疾,患上抑郁症,在病痛中遗憾离世。
可现在,老天爷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。看着窗外初升的太阳,赵锦舒攥紧了拳头,眼底燃起从未有过的光芒:“这一世,我再也不要委曲求全。欠我的,我要一一讨回来;护我的,我要拼尽全力珍惜。”
重生后的第一个清晨,赵锦舒没有像上一世那样天不亮就爬起来做早饭。当大嫂在院子里嚷嚷 “老二家媳妇还没起来,孩子上学要迟到了” 时,她慢悠悠地推开房门,看着一脸不满的婆家人,淡淡开口:“水没烧饭没做,你们自己不会动手吗?”
这话像一颗炸雷,在陆家炸开了锅。要知道,以前的赵锦舒,别说顶嘴,就连大声说话都不敢。陆瑾台皱着眉:“赵锦舒,你现在是不是长本事了?” 她却毫不示弱:“长没长本事不重要,倒是你们,连烧水做饭都不会,还好意思当城里人?”
这样的转变,让习惯了她逆来顺受的陆家人措手不及。上一世,她总觉得 “一家人何必计较”,可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轻视。这一世,她算明白了:“善良要是没有锋芒,就成了任人拿捏的软柿子。” 当大嫂又想把家务全推给她时,她直接回怼:“大嫂也不会烧水做饭,不如一起学学?”
更让陆家人震惊的是,赵锦舒开始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。上一世,小泽和瑞瑞因为她的懦弱,在陆家总是怯生生的,连想吃块鸡蛋糕都要看人脸色。如今,女儿瑞瑞刚说 “想吃鸡蛋糕”,她立刻系上围裙:“妈这就给你做,以后想吃什么,妈都给你们做。” 看着孩子们眼里重新亮起的光,她暗下决心:“放心吧,这一世,妈妈绝不会再让你们受半点委屈。”
赵锦舒的转变,不仅刺痛了陆家人的神经,也让一直对陆瑾台虎视眈眈的柳清雅坐不住了。柳清雅是机关大院里的 “娇小姐”,仗着和陆瑾台是旧识,总摆出亲昵的姿态,上一世就没少给赵锦舒使绊子。
一次家庭聚会上,柳清雅故意当着众人的面嘲讽:“赵同志是乡下来的,估计连打牌都不知道是什么吧?” 话音刚落,赵锦舒便抬眼:“牌我会打,就是今天不想打。” 她语气平淡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场,反倒让柳清雅的挑衅落了空。
可柳清雅并未收敛。她见陆瑾台对赵锦舒愈发维护,便变本加厉地挑拨。有次吃饭,她故意往陆瑾台身边凑,还阴阳怪气地说:“陆哥,你现在可真是‘妻管严’啊,连喝酒都要听嫂子的?” 没等陆瑾台开口,赵锦舒直接挡在丈夫身前:“我家瑾台愿意听我的,轮得到你插嘴?倒是你,已婚妇女还对别人丈夫挤眉弄眼,就不怕别人说你‘行不正坐不端’?”
这话戳中了柳清雅的痛处,她气得脸都白了。而陆瑾台此刻却紧紧握住赵锦舒的手,朗声说:“我就是乐意被我媳妇管着,‘媳妇管汉子,金银满罐子’,这是福气!”
除了柳清雅,陆家内部的矛盾也从未停歇。大哥大嫂总觉得赵锦舒“乡下来的,斤斤计较”,三弟媳王美静更是见不得她过得好,时常指桑骂槐。有次王美静的女儿陆曼婷抢了瑞瑞的新衣服哭闹,王美静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瑞瑞:“你怎么欺负姐姐?”赵锦舒直接把女儿护在身后:“我女儿是宝贝,你女儿也是宝贝,但抢东西的不是我女儿。** 孩子不懂事,大人也不懂事吗?**”
她不再像上一世那样忍气吞声,可这样的 “不好惹”,反而让陆瑾台看到了她的另一面。这个曾经在他眼里 “怯懦、上不了台面” 的乡下妻子,原来有着如此清醒的头脑和坚硬的骨气。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冷漠,主动帮她分担家务,甚至在她被家人刁难时坚定地站在她身边:“锦舒说的对,你们要是再欺负她,就是不给我面子。”
赵锦舒知道,光靠强硬的态度还不够,想要真正在陆家站稳脚跟,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,必须有自己的底气。
她从小就喜欢讲故事,上一世为了照顾家庭,这个爱好早已被搁置。重生后,看着小泽和瑞瑞对童话书的渴望,她决定重新拾起笔。白天,她在厨房忙碌时构思情节;晚上,等孩子们睡熟了,就在灯下一笔一划地写。她写勇敢的小帅如何智斗大灰狼,写善良的公主如何拯救村庄,文字里满是温暖和力量。
陆瑾台发现了她的手稿,起初还有些惊讶,可读着读着,竟被故事里的情节吸引了。“这写得真好,比市面上那些儿童读物有意思多了。” 他主动提出:“我认识报社的李主编,我帮你送去看看?”
让赵锦舒没想到的是,李主编一眼就看中了她的故事:“这故事充满童真,又有教育意义,下期就登!” 当第一篇童话《小帅和大灰狼》发表在报刊上,瑞瑞拿着报纸蹦蹦跳跳:“妈妈是大作家啦!” 那一刻,赵锦舒眼眶湿润了 —— 这是她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。
紧接着,她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。李主编主动找上门:“读者反响太好,我们想把你的故事做成系列图书!” 而她写的长篇小说《剑仙》更是引发轰动,连载期间 “街头巷尾的孩子都在讨论”,稿费像雪花一样飞来。曾经被嘲笑 “乡下来的没见识” 的赵锦舒,成了人人称赞的 “赵作家”。
可她并未止步于此。谢长安(陆瑾台的师兄)要去港地发展,想把濒临倒闭的服装厂交给他们打理。赵锦舒犹豫过 —— 她从没接触过服装行业,但看着陆瑾台信任的眼神,她咬牙接了下来。“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?”
她想起前世见过的各种潮流款式,凭着记忆画出设计图:简约的连衣裙、利落的夹克、俏皮的背带裤…… 每一款都新颖别致,完全不同于当时市场上的 “老样式”。服装厂的老员工都惊呆了:“赵老板,这设计太时髦了,年轻人肯定喜欢!”
果然,第一批服装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,订单堆成了山。赵锦舒没有骄傲,她知道 “质量是根本”,严格把控生产流程,还给工人涨了工资:“大家辛苦了,这是你们应得的。” 曾经摇摇欲坠的小厂子,在她手里变成了京都有名的 “京都服装厂”。
而柳清雅和哥哥柳建军见她生意红火,竟动了歪心思。他们买通服装厂的张副厂长,偷走了赵锦舒的设计稿,抢先生产销售,还反咬一口:“你们抄袭我们的!”
面对这样的污蔑,赵锦舒没有慌乱。她收集了所有证据,直接诉诸法律:“我奉陪到底。** 身正不怕影子斜,偷来的东西,终究见不得光。” 最终,法院判决柳建军 ** 和张副厂长因偷盗罪入狱,柳家服装厂也因此倒闭。
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,赵锦舒和陆家的关系也在悄然变化。
大哥大嫂和三弟媳王美静起初对她充满敌意,可当他们下岗失业、生活陷入困境时,是赵锦舒主动伸出援手:“来服装厂上班吧,只要好好干,不会让你们吃亏。” 大哥负责车间生产,三弟和王美静嘴甜,就负责对外销售。看着每个月稳定的工资,他们渐渐明白了赵锦舒的好 —— 她不是 “斤斤计较”,而是 “恩怨分明”。
陆瑾台的妹妹陆星瑶,曾经也跟着别人挤兑过赵锦舒,可当她遇到真心喜欢的人贺明光时,是赵锦舒劝她:“** 感情里最重要的是人品,不是出身。** 只要你觉得他好,就大胆去爱。” 后来陆星瑶和贺明光结婚,赵锦舒还亲手设计了婚纱,让她风风光光地出嫁。
就连最开始对她颇有微词的公婆,也打心底里认可了这个儿媳。婆婆总对人说:“我们家锦舒,真是好样的!不光自己有本事,还带着一家子往前奔。” 公公则在服装厂帮她打理事务,逢人就夸:“我这儿媳,比儿子还有出息!”
又是一年中秋,陆家齐聚在赵锦舒和陆瑾台新买的大房子里。院子里摆满了月饼和瓜果,小泽和瑞瑞追着堂兄堂姐跑,笑声清脆。陆瑾台举杯:“这几年,多亏了锦舒,咱们家才越过越好。”
赵锦舒看着眼前的一切,眼眶微热。上一世的委屈和遗憾,仿佛都在这温暖的灯火里烟消云散了。她举起杯,声音温柔却坚定:“** 一家人,就该相互扶持,彼此珍惜。过去的都过去了,往后的日子,咱们一起好好过。**”
酒杯碰撞的脆响里,藏着一个女人重生后的逆袭,更藏着一个家庭从疏离到和睦的温暖。
《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》不仅仅是一个 “重生复仇” 的故事,更讲述了一个女性在困境中觉醒、在磨砺中成长的历程。赵锦舒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:命运或许会给你一手烂牌,但只要你敢改、敢拼、敢爱,就一定能打出属于自己的精彩。毕竟,“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”,而重来一次的勇气,本身就是最珍贵的礼物。